基于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示范案例 ——“证券投资学”教学
日期:2018-07-12 | 点击量:
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教学上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学习运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来全面理解、把握证券市场,它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证券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际操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证券投资学”的特点之一是课程的应用性强,证券投资的魅力在于分析、操作、获利的过程,与实践联系密切,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极易导致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二是课程的综合性强,需要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分析等多学科的知识,来为证券投资决策提供支持;三是课程的动态性强,证券市场的行情瞬息万变,但是传统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空间和授课时间的限制,难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证券市场的动态特征。由此可见,“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体系复杂且具有较强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让学生认真掌握这门功课的核心内容,并能将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必须对传统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按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证券投资学”应该实施“理论教学—应用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第一,改革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把教师定位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领者和促进者。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利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手段和获取知识的方法。
第二,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案例激发学生学以致用,例如通过乐视网的案例可以了解现金流量的重要性,通过华谊兄弟,可以了解商誉等案例,从而把学生的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学生通过案例总结归纳问题。
第三,开放式教学与学生自主性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发挥其创新能力。
采用引导式教学,将教师的开放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结合起来,在教学形式上采用讲授、自由提问、课堂讨论、辩论、模拟操作。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由发挥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挥创新能力。例如课堂上课前5分钟,由学生进行评价当前资本市场热点或上市公司动态。课后进行股票模拟交易。
第四,开展实践教学。
通过同花顺平台,创立模拟投资比赛,学生开设个人虚拟账户,进行模拟投资,并通过收益率等指标考察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五,基于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上不再是纯理论的考核,而是通过完成上市公司股票分析。基于工作过程,从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以及技术分析,最后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在该过程里,学生从创业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公司是好公司,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业能力。学生的研究成果具体参见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论文。